今天在网络上找关于JasperReport的资料,正在顺利进行中,发现一个有趣的连接:
上海吴语注音输入法
我觉得这实在是个有趣的现象。就我见到的南方人来讲,大部分地区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对于前后鼻音(比如安和昂)和评卷舌的差别十分头痛。即使是大学生,也有很多人在使用拼音输入法的时候要经常多试几次。或许城里的孩子们从小接触普通话,觉得这些差别还好,记得住,可是乡下孩子就惨了,他们或许能听懂周围几个村镇的不同的方言,可是对于在遥远北方被广泛使用的语言,实在是接受不了。像前后鼻音的差别、儿化音、卷舌音之类很多发音方法是他们当地的语言中没有的,而他们本地的语言中的一些发音方法在普通话中又派不上用场,所以我所知道的很多南方孩子们都倔强地坚持少用普通话,尽量多用当地语言。
但这毕竟不是个办法,越来越多地各种不同的方言将逐渐被带有浓重口音的普通话代替――生活中各地的人们越来越多的混居,逼迫大部分城镇居民必须掌握普通话。各地方言,包括被论为"最嗲的方言"的上海话,也会越来越靠近普通话,不论心里多大的不乐意,毕竟普通话是最通用的语言,无法逃避
上海话不是不好,广东话也不错,闽南话同样很精彩,可是除了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南方方言,而且广东当地也有很多不同的方言,闽南话也只是福建南部地区在用,这些语言就算再优美、再高贵,终究不能尽一门语言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沟通职责,不能作为广泛使用的表达意思的工具了
吴语,不能普及,那么输入法用户终究不多
上海话输入法,给最后的用户与计算机交流带来便利吧
地球村的概念让我们必须学习外语
普通话的普及也是无法阻挡的趋势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